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教学评一体化在写作课中的应用
【作者】 郭慧芝
【机构】 山西省晋城市星河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本文以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写作课为例,探讨了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的一致性,本文展示了如何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发现,教学评一体化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整合教学、学习和评价过程,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写作课为例,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评估。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导向性、评价的多样性以及学习活动的实践性,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在写作方面的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这需要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创造性表达,同时通过嵌入式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
三、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情境性写作任务
在《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我们如何变化”这一主题,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任务,如“描述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并结合“used to”结构的使用,帮助学生掌握过去时态和对比表达的写作技巧。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变了”的短文,内容包括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的变化,并通过具体事例说明这些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2.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差异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分层次的写作任务。例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完成简单的段落写作,如描述一个具体的变化;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写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多个段落,并运用多种句型和词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同伴的作文,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嵌入式评价,促进即时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嵌入式评价的设计,即通过观察、提问、表现性任务等方式,实时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任务,如让学生先写一段描述过去状态的句子,然后逐步加入对比句型,最后完成整篇作文。在每个环节,教师都可以给予学生即时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逐步改进。
4.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在讲解“used to”结构时,可以播放一些描述过去状态的短片,让学生观察并模仿其中的语言表达。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PPT展示一些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5.鼓励学生反思与自我评价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后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文后,对照写作要求,检查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语言和句型。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通过同伴互评的方式,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促进共同进步。
四、案例分析: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写作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描述个人变化的表达方式,如“used to”的用法。
能力目标: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过去恐惧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二)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阶段:通过播放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过去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预习阶段:教师提供写作提示,如描述自己过去害怕黑暗的原因及如何克服这一恐惧。
写作阶段: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即时反馈。
展示与评价阶段: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即时反馈和同伴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
终结性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通过展示和讨论,帮助学生总结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可以让学生指出自己在作文中使用了哪些句型,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如何改进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
五、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增强学生参与性: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六、总结与反思
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情境性任务的设计、分层次教学、嵌入式评价以及多媒体资源的运用,成功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反思和自我评价,教师也帮助学生培养了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未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支持。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核心素养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应运而生,旨在通过整合教学、学习和评价过程,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核心素养。本文以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写作课为例,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评估。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学目标的导向性、评价的多样性以及学习活动的实践性,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在写作方面的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在写作教学中,这需要教师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创造性表达,同时通过嵌入式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策略。
三、教学评一体化在英语写作课中的应用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情境性写作任务
在《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我们如何变化”这一主题,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任务,如“描述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并结合“used to”结构的使用,帮助学生掌握过去时态和对比表达的写作技巧。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变了”的短文,内容包括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的变化,并通过具体事例说明这些变化的原因和过程。
2.分层次教学,关注学生差异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分层次的写作任务。例如,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完成简单的段落写作,如描述一个具体的变化;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要求他们写一篇完整的短文,包含多个段落,并运用多种句型和词汇。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评价和修改同伴的作文,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嵌入式评价,促进即时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嵌入式评价的设计,即通过观察、提问、表现性任务等方式,实时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任务,如让学生先写一段描述过去状态的句子,然后逐步加入对比句型,最后完成整篇作文。在每个环节,教师都可以给予学生即时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逐步改进。
4.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在讲解“used to”结构时,可以播放一些描述过去状态的短片,让学生观察并模仿其中的语言表达。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PPT展示一些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5.鼓励学生反思与自我评价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后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例如,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文后,对照写作要求,检查自己是否达到了目标,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语言和句型。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通过同伴互评的方式,发现彼此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促进共同进步。
四、案例分析: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写作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描述个人变化的表达方式,如“used to”的用法。
能力目标: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过去恐惧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二)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阶段:通过播放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过去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预习阶段:教师提供写作提示,如描述自己过去害怕黑暗的原因及如何克服这一恐惧。
写作阶段: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即时反馈。
展示与评价阶段: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即时反馈和同伴评价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
终结性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通过展示和讨论,帮助学生总结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可以让学生指出自己在作文中使用了哪些句型,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以及如何改进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
五、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
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增强学生参与性: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六、总结与反思
通过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情境性任务的设计、分层次教学、嵌入式评价以及多媒体资源的运用,成功地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反思和自我评价,教师也帮助学生培养了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未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支持。